【深度报道】南区伴了他28个春秋

发布者:校办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19浏览次数:99

  新闻网讯 (记者团 李燕 张思诗 报道) 一顶泛黄的绿色伞蓬,一张被揉成细碎的皱皱巴巴的蛇皮布围成的一个U形防风“墙”。这一个人的一蓬一“墙”,就偏于我校南区一隅,这块不足15平米的地儿,深顾了南区28年。 

他,是谁?是做什么的?  

  一架高约50厘米的手摇补鞋机,一个失去铜色儿、触起来玉滑的钻柄。四五个用塑料袋包裹的补鞋材料。跟前摆着几叠布满灰尘的鞋垫,这就是他用以“吃饭”的全部家当。    

  不难看出他就是一个平凡的补鞋匠,但是,不平凡的是他在我校南校区二号公寓旁的拐角路口,一补就是28年,不但缝补了鞋子,也将自己的大半人生缝补了进去。他就是56岁老人——李有安。     

  李师傅,四川广安人,1985年兄长授技,学了一手补鞋技术,便在贵大开始了自己的补鞋人生活。    

  主要的收入是来自于修鞋和补鞋,附带卖一些鞋垫、胶质鞋底、粘补胶水等。平均每天收入约有30来块。由于手脚不便,于今年年初花了400元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每天清晨都由妻子罗家凤将补鞋工具蹬送到摊地儿,李师傅则一整天都在那儿守摊,中午饭也是妻子送来,直到晚上7:00左右才收工回家。然而,生意并不怎么的稳定,有时候自早上开张到中午了还一个活儿都没有,也只得安静的等着。

“倔”——留了下来          

  “当时在广安,补鞋的人太多了,人们都说贵州补鞋匠很少。”据李师傅回忆,当时他们一个村差不多有近半的人会补鞋,所以想靠补鞋在广安那边挣钱生活很不容易。为求生计,他不远千里奔赴贵州,同生产队的人一起来到了贵阳花溪摆摊儿,没想到这一摆就摆了就是28年。     

  李师傅说当年刚上来时,并非安心从事于此。1985年决定做个补鞋匠之前,在贵阳做了一年的打工者。后来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才定下心向哥哥求技,希望靠技术吃饭。此外,李师傅还透露说,当年共有7人在贵大内及其附近补鞋,但后来都相继离开,最后就只剩他一个。同行儿当年离开时,问及他是否愿意同他们一起走,李师傅坦言不是没有犹豫过,挣扎过。但最终还是回拒,选择了留下来。     

  “在这里很久了,和大家都很熟。我走了,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我。鞋子坏了,就没人给他们补了。。。。。”他一根筋的选择了“倔”下去 ,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与这群“贵大人”在一起。

这些年,碎起的生活      

  1995年李师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和花溪区石洞村赵家风女士结为了夫妻,次年得一子。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也不禁染上重病,据李师傅说,2012年,他被查出患有脑梗塞,在花溪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近半月。对于生活比较艰辛的家庭来说,6000多元的医药费,几乎是大半年的积蓄。问及是否采取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时,李师傅称全是自费,未曾报销到一分钱。他说之前考虑到自己是四川户口,或许办不到。但后来出院后老伴儿去相关部门了解到是可以办理的,才得以补办。讲述间,李师傅还一笑调侃自己,“就是读书太少啊!”

  由于脑梗塞血液压迫神经,现在李师傅右半边手脚都不怎么的灵活。他说,自己身子本就矮小,走起路来一颠一跛更是不便。因为时常感到手脚麻痹、隐隐的疼痛,平时里没有人来补鞋时李师傅就在蛇皮布后的那条小路上来回走走,活动活动筋骨。    

  妻子罗家凤今年47岁,花溪马洞村人。因高度近视患有色弱,残疾症。现在花溪区人民政府做清洁工,每月工资仅1200元。李师傅称妻子十分贤惠、温柔,节俭持家。其子今年17岁,在一职业学校就读电子工业专业,有些叛逆,不懂事,懒惰,爱玩儿电脑,很是让上了年纪的李师傅头疼且无奈。儿子每月生活费用约600元。李师傅说除去房租、水电费、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以及日常生活开支外,每月基本没有存余,生活还是会有些困难。    

  “下雨天也要摆摊,因为要吃饭。”这是一句质朴的话,也的确是这些年来李师傅心酸生活的体现。“没有更多的希望,只是想吃饱点,孩子能好好的把书读出来。”这不仅仅是李师傅一人的心愿,更是当年一起从广安到贵阳的老乡的心愿。    

  李师傅的补鞋技术是其哥哥教授的,来到贵州这么多年也只有清明节回去一次家乡,去年得知哥哥生了重病,便于国庆节期间回到四川老家探望哥哥,才知道是是祜骨坏死,下半身神经失灵,只能靠两根拐杖艰难行走。而李师傅也正是从四川回来后病发的,刚有所好转的哥哥闻讯弟弟突然生病住院的消息,不顾家人的劝阻,硬是拄着两根拐杖从四川来到了贵州看望李师傅。     

  李师傅告诉我们说,85年初到之时,自己居住在农学院的工人瓦房里,但是后来由于学校扩修将瓦房拆了,建成了今日大家所见的二号公寓。从那里搬出来后,李师傅便搬出来租住在学士楼的30平米小房里。没多久,那儿便发生了火灾。

  “没有办法!那就只好再迁,先是住在澡堂后的瓦房,最后才租住到了现在的住所---马路口对面的一层顶平房里。”说到这里时,李师傅情稍稍激动起来,微微挺了下驼着的背,放下交叠插在膝间老树皮般沟壑纵横的手,指指公寓、指指食堂的后山、又指指马路对面。没有“家”的房子,就是老师傅自离乡后生活的住所。

一生就和学生打了交道

  据李师傅说,到此处来补鞋的学生并不怎么多。平均一年大约400人。李师傅叹言现在的年轻人多不体贴家里赚钱不易,穿坏一点儿就扔。在他看来,贵大的学生还是较为懂事、节俭。    

  来补鞋的学生们大都很有礼貌,待人也亲近、随和。师傅也是自身也是个很好处的人,实在、厚道。学生们要是觉得哪里有不满意的,他就再拿回来缝缝,补补。所以,这么多年来,彼此之间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争执。     

  5月11日中午,就在我们与李师傅交谈间,一包烟,一个打火机,一只手,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内。回头看去,一个身穿黑色休闲服,背着双肩包的男生仅是淡淡的说了句“李师傅,近来还好?”。撕开手中尚未拆的烟,取出一支,将烟嘴一端递到李师傅嘴边,接着躬下身子,右手点火,左手较右手略高的微微向内拱着,微笑着为李师傅点燃了那支烟。然后,轻轻的将整包烟放在李师傅怀里便转身向马路的对面走去……     

  随后,记者近前采访获知。他是贵州大学南校区一名农学院2011级学生李先红。2012年6月份因自己自主创业装卖花束,在农学院二号公寓路口旁边结识了这位老人。    

  交谈中,很明显能感觉到他对老人的这份敬重与爱。问及怎么看待李师傅之于贵大的这份“存在”的意义时,他如是答道:

“他让我们知道其实,补补还可以穿的”

  除这个男生外,贵大还有更多的人认识这位补鞋匠,并深深被他影响着。他的一隅存在,在不断隐隐的提醒贵大学子,生活应简朴,当节约。衣服、裤子、书包的链条坏了,鞋子掉线、断底、裂口了……唐总是对来求帮助的学生们笑呵呵的说:“补补,还是能将就用的。”    

  “在这里做了这么多年,也和不少学生打过交道,贵州大学教育的学生很优秀、素质很高。我虽不是贵大的,但也伴着它这么多年,见培育出这样高素质的学生,我也感到很高兴!”  

  因为他,让我们了解到“贵大人”一直都有在这么做着…… 

他看来,“贵大”变了什么

  28年——它并没有仅仅脱口2、3秒即可来得那么的轻松。作为一名不是学生、更不是老师的“贵大人”。在李师傅看到的这28年里,贵州大学南校区的变化又让他又作何感?    

  “好!”仅仅一个字,虽简短,却载情。。。。。     李师傅回忆说,现在南区的图书馆是1985年他刚来那会儿修建的。当时,他还特意过去瞅了一眼。五教(致知楼)是由一座电影院拆后改建而成。校园内的这条马路,当年也仅是石块儿铺撵,后来才用水泥加盖的。除去还依旧保留有的几间老宿舍外,基本都是近年来新修建,学生住宿条件也得到大大的改善。学生也较以前更为活跃、肯谈、善谈。生活、娱乐方式也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变得形式多样,经常看到周末里,三两个结伴在马路边与老板讨价还价,商量着租单车出游、或者某个班级、社团组织集体一起外出活动(此场景为学生在路口等公交时,李师傅观察到的)等等。二十多年过去了,一转眼儿的功夫,李师傅慢慢的老去,学校渐渐的长大、长壮。

从28年中“飞出”的那份希望

  守着那仅15平米的地儿、守着贵大,风风雨雨28年。与贵大的这段缘,也让李师傅对贵大寄予着一份深深的希望。对于家庭,对于贵大,他,又有些什么想说的呢?     

  之于家庭,李师傅说他已经老了,再也没有更多的劲儿为这个家打拼了。如今只盼望孩子能够在即将毕业的一年中,好好学习,学好技术,尽快的长大,代替他好好的撑起这个家。    

  之于贵大,李师傅希望贵大的孩子能从他身上看到:缺乏文化,生活是何等艰辛与不易。一定要好好的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他的讲述或许很平凡,但是平凡如他,用身上的平凡写实了他的情感与看法。   

  他看了别人、看了贵大的学生、看了贵大的变化。今天,回过头来,让我们也来好好看看这位老师傅的补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