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贵州日报:农户认可是最大褒奖
宋宝安院士提出“绿色稻+”健康种养理念龙友华教授在为农户讲解猕猴桃种植技术金林红(中)在茶园里研究贵州茶树病虫任明见教授在稻田里查看小麦长势耿广东教授指导农户种植胡萝卜(贵州大学院士、专家团队服务脱贫攻坚记本报记者杨春凌)植保专家、茶博士、猕猴桃大王、小麦教授、水专家……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称号,是全省各地的农户给贵州大学那些常年把实验室搬到农村,把科研论文写在黔中大地上的院士、专家的。在农户心中,他们种地养殖,才是专业的。贵州大学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瞄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把科技成果变成农户田土里的金豆豆、银果果,用科技的金手指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积极开展院士团队绿色产业扶贫,强化科技服务对产业的支撑作用,选派400多名教授、博士和57名科技特派员及18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到贫困县、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和技术指导。一流学科助力发展因为热爱这片土地,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当年选择回到贵州,把对这片土地的爱,升华为敢为人先的事业坚守与追求。在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宋宝安院士带领他的植物保护学科团队冲在第一线,为我省生态农业工程持续不断地提供更安全有效、可